2025年7月26日下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舞台艺术与标准化技术融合发展人才培训”项目全体学员赴北京繁星戏剧村进行现场教学。本次教学聚焦演艺新空间戏剧创作、空间运营与技术融合,为学员们打开了理解当下演艺生态的生动窗口。
现场教学
走进繁星戏剧村,仿佛踏入一座戏剧创制的“微型生态圈”。在专业人员的导览下,学员们依次探访了壹剧场、贰剧场和五剧场。不同于传统大剧院,繁星以“多厅式、常态化、驻场演出”为特色,不同规模、形态各异的剧场有序排布,高效运转,直观展现了小剧场、沉浸式剧场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艺术多样性与运营活力的独特模式。穿梭于这些空间,学员们不仅了解了各剧场的设施配置,更深刻感受到其舞美系统如何根据空间特性和剧目需求进行配置与管理,支撑起高频次、多类型的演出制作。
随后的交流环节,学员们围绕戏剧村的“创制与运营”核心展开热烈探讨。大家就市场现状、剧目选配机制、团队配置以及京沪演艺新空间发展比较等关键问题,向戏剧村负责人踊跃提问,负责人坦诚分享。繁星戏剧村建立并维持自有专业演员团队的运营模式,这支稳定的核心创作表演力量,是保障剧目常态化、高频次轮换上演与有序排期的关键基石,极大提升了创制效率与艺术质量的稳定性;拥有超过60部自持IP剧目,形成了强大的内容库。其中,代表作《奋不顾身的爱情》凭借其深刻的艺术感染力与持续的创新演绎,创造了吸引观众“十几刷甚至二十刷”的观演奇迹,成为长演不衰的经典案例,充分证明了优质内容的持久生命力与市场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繁星戏剧村不仅是作品孵化地,更是表演人才的成长平台。正是这种集“创作、制作、演出、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场制合一”闭环生态,构成了繁星戏剧村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关于京沪两地演艺新空间市场发展的对比问题,也给了学员们较为清晰的提示,即政策的扶持与观众的养成。
学员合影
本次现场教学环节最后,学员们观摩了五剧场沉浸式戏剧《狂人与阿狗:保持冷静》。由此也对沉浸式戏剧如何拓展舞台艺术的表达维度,如何为观众提供新颖的体验方式;如何推动演出新空间的标准化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考与讨论方向。
作者:“舞台艺术与标准化技术融合发展人才培训”学员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