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网站在IE9-12,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Safari,360(极速模式)及其他主流浏览器中浏览效果最佳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国家艺术基金|罗云川:《公共文化云建设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4-12-09
分享到:

2024102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罗云川应邀为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人才培训”的学员们授课,主题为《公共文化云建设及智能化发展趋势》。

授课现场

罗云川副主任从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切入,强调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重要性,并提出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文化馆行业的任务。课程首先回顾了“十四五”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进展,介绍了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功能,重点展示了“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三大板块。这一平台旨在汇聚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活动,建立由文化馆和艺术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随着全国各地文化机构、部门的不断融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持续引入更多优质文化艺术资源,并举办专题活动,以丰富公共文化生活。此外,国家公共文化云还构建了“6+x”云平台集群体系,融合地方数字文化馆、地方文化云和基层智能服务端,致力于打造地方公共文化云的特色发展。

在讲座中,罗云川副主任与学员进一步探讨了人工智能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他指出“人工智能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未来取代我们的不是AI,而是那些会使用AI的人”。他通过现场演示文心一言、KimiSuno等软件,展示了AI如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鼓励学员们合理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罗云川副主任还向学员们介绍了公共文化驿站的建设情况,展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成果。最后他指出,文化场馆数字化建设面临技术更新、安全与隐私保护、文化供需匹配以及人才与能力建设等挑战。未来,公共文化云建设将继续推动知识服务智慧化升级,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目标。通过集结优质文化资源、扩大文化普惠覆盖面,致力于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让优秀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切实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学员们与授课教师合影

授课结束后,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人工智能软件的应用将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期待将此次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期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供稿人:“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人才培训班”学员项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