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网站在IE9-12,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Safari,360(极速模式)及其他主流浏览器中浏览效果最佳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助力文化艺术创作,合作作品亮相“大戏看北京”舞台
发布时间:2025-11-25
分享到:

11月2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联主办的2025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系列成果展演主单元在市文联老舍剧场启幕。在本次参与展演的15位青年创作者作品中,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演艺装备系统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参与了其中4人的作品(敦煌数字舞蹈《伎乐·数境》、跨媒介创意舞台剧《诗情AI意》、跨界融合节目《走出时间的旅人》、装置作品《生息》)。

由青年舞蹈家黄路霏创作的数字舞蹈《伎乐·数境》将数字媒体语言融入敦煌乐舞叙事,表演借助重点实验室数字演艺实验舱3.0非穿戴式的实时动捕交互技术,突破了数字动画特效在舞台上对舞蹈本体的限制,推动文化遗产在当代数字语境中的视觉再生与审美共鸣。

数字舞蹈《伎乐·数境》(图源:京艺苑)

由青年戏剧家蔡雅娇创作的跨媒介创意舞台剧《诗情AI意》改编自库尔特·冯内古特的科幻小说《艾皮凯克》,以一台超级计算机为载体,将算法作曲、讲座表演、机器表演、解剖剧场以及虚拟直播等融入舞台创演,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复杂交织。其中最为亮眼的舞美装备所涉及的编程、调试、测试工作在重点实验室数字演艺实验舱环境中完成。

跨媒介创意舞台剧《诗情AI意》(图源:京艺苑)

除此之外,上述两部作品的作曲均由本所在站博士后戴姗珊以人机协同方式担纲完成。

跨媒介创意舞台剧《诗情AI意》海报

此外,跨界融合节目《走出时间的人旅》的创作者徐岁寒,曾于2022年-2023年间受邀参与了数字演艺实验舱1.0版本的研究工作,合作创作了交互式舞蹈《巡天遥看一千河》。

跨界融合节目《走出时间的人旅》(图源:京艺苑)

装置作品《生息》的主创人员郭爱伦参与了由我所主办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舞台艺术与标准化技术融合发展人才培训”,并旁听了我所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训项目《演艺新质生产力创新人才培训》中的课程。受课程启发,在授课专家顾振清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次装置作品《生息》。

装置作品《生息》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文化装备系统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正式挂牌成立,在演艺科技领域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文化需求和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展开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数字演艺实验舱作为重点实验室面向下一代交互式、沉浸式演出艺术的科研载体,积极拓展与前沿艺术家、新锐创作人员的合作工作,探索新型的舞台呈现方式和表现形式。